日期:2025-09-28 04:45:52
中国驻日使馆突发《731》双语海报,日本民众要求本国上映直面侵华罪行
夜色刚落,东京的街道还在秋雨里泛着湿光。9月14日晚,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社交账号忽然更新了一张电影《731》的海报——黑底、冷色调,中日双语并列,像一块冰冷的铁牌挂在虚拟广场中央。有人说,这时间选得像刀口划开旧伤:影片即将上映,而这几个数字,在中国人的记忆里从不只是数字。
我想起多年前去哈尔滨郊外,那片被称作平房的地方,风总是带着铁锈味。当地老人讲,“那年谷雨天怪得很”,村子北边传来闷响,不久就有陌生人穿白衣进出院落——后来才知道,那是731部队实验区的一角。在日本自己的教科书里,这个名字早已被换成了“防疫给水部队”,仿佛只是做些无害研究。但老县志上零星几句却写明,他们曾在此处试验冻伤与细菌,连受害者姓名都没留下,只用一个“某”字代替。
电影之外,日本近年的暑期档充斥着另一种叙事:广岛核爆后的废墟、哭泣的孩童、焦黑的瓦砾……镜头小心避开侵略者身份,把战争变成单纯灾难。他们塑造的是受害者形象,而不是加害者。有学者曾提到,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查阅旧军医手记时发现,大量涉及人体实验的数据被刻意模糊甚至销毁;而2023年,一位日本历史研究者公布了新档案,其中部分亲笔记录仍能看到参与人员对过程轻描淡写,却掩不住纸背渗出的寒意。
法国人马库斯捐来的六百余张照片,我只看过其中几张:雪地里的木栅栏、病床旁一只空药瓶,美国青年埃文·凯尔则把收集到的证据寄往中国,他说只是想做件正确的事。这些影像与文字,比任何剧情都更让人无法呼吸。而就在大使馆发布海报后,不少日本网民跑到留言区,说他们必须了解这段历史,有人甚至建议建立专门记录侵华日军罪行的档案馆,让孩子们也能看到真实材料——这种声音,在沉默的大环境中显得格外刺耳又清晰。
奇怪的是,《731》的全球上映表单上,从美洲到欧洲都有安排,就连韩国也计划引进,但唯独没有日本。一位东京中学教师私下告诉我,他们学校收到通知,将影片首映当天改为线上授课,“免得学生讨论太多”。她摇摇头,说这样反倒更容易让孩子好奇去找资料。我问她是否会自己去看,她没回答,只低声念了一句:“真相总会回来。”
前阵子回乡探亲,小镇茶铺里几个老人正聊着秋收,一个提起当年铁路边出现过陌生车厢,全封闭,还透出药水味儿。他笑说那车厢后来再没见过,可墙角木柜抽屉底下,还压着一枚锈掉半边的小勺,不知是谁留下,也没人敢动它。
券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